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007)、力学(2007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飞行器设计(1988)、工程力学(2001)、人机与环境工程(2007)、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2007)、固体力学(2007)、流体力学(2007,空气动力学1988

国家一流学科

力学(2017),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021)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航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与飞行安全(2011

国防特色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01120142018)、力学(20112014)、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工程(2011

江苏省重点学科: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2006)、流体力学(2006)、机械设计及理论(2006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

力学(2013,两化融合类)、纳智能材料器件(2013,新兴交叉学科


本实验中心主要承担“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飞行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天)”专业的实验教学,以及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和 “工程力学”等本科专业航空工程方面的实验教学。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素质,实验中心承担全校所有专业“航空航天概论”课程和实验,并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江苏省四校)开设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程。
    实验中心还面向学校航空工程类专业和全校其他专业学生开设自主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课外科技实践项目等。

中心以实现航空强国战略为方针,以培养具有浓厚航空报国情怀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构筑了具有显著专业特色的航空一流人才培养理念。中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全面落实了“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全局观念、协作精神、超越意识”的“三能力、三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在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中,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实践”的培养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中心根据现代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知识结构和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研究能力为目标,坚持学科交叉与学科综合,以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先导,以飞行器设计、动力和制造为主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多学科技术综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依托中心下辖的6个专业教学实验室,6个大学生创新类实验室和航空航天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建立了认知型实验、基本型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4类实验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每年面向航空航天大类、工程力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10余个专业开设各类实验项目100余项,授课学生数超7000人,实验人时数逾10万。

中心在人才培养中充分贯彻新工科培养理念,建立产教/科教融合培养机制,邀请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专家参与实验教学,联合相关企业设计产业化创新实践项目,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年来共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级特等奖/金奖5项,国家级一等奖/银奖8项。中心在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共获得国际奖项74项,国家级特等奖/金奖20项,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500余项。中心针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开展航空航天前沿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6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5项。